“直播+综艺”风口来临,爱奇艺靠《十三亿分贝》打响直播跨界

“综艺节目是娱乐化和休闲性的,而独立直播平台的目标也是解决这些用户需求,所以两者在时间占用上其实是叠加的。如果两者不能相互拥抱,则其中一方将会受到排挤。”就在今年的上海电视节上,有业内人士发表了这样的观点。

的确,相较于“互联网+”的大范畴之下,虚火正旺的直播行业也正面临着“直播+传统行业”的出口探索。如何利用好直播这个新平台,成为了网络视频领域的一大话题。

“直播+综艺”风口来临,爱奇艺靠《十三亿分贝》打响直播跨界战役?

近日,爱奇艺联合尚众传播出品、超级马力工作室制作的一档方言类歌唱节目《十三亿分贝》开始投入录制。节目录制过程中,《十三亿分贝》首次将“直播”与“综艺内容”进行了完美结合,通过节目录制过程中“直播视角”的加入,将纯网综艺节目《十三亿分贝》的内容再做丰富性和立体化升级,探索纯网综艺节目市场的新出路。

除此之外,《十三亿分贝》首创方言类音乐节目形式,通过包括重庆话、四川话、陕西话等各地方言与音乐的结合表达,再创音乐类综艺节目市场新创意。

那么,《十三亿分贝》的横空出世,又能否成为继《奇葩说》之后,爱奇艺变革纯网综艺节目市场的又一标杆性作品?

从华丽的大舞台到封闭的直播间,《十三亿分贝》要音乐也要娱乐

目前,整个网综节目市场主要还是照搬传统媒体的内容模式,尤其是音乐类节目,多为素人选秀、翻唱改编、艺人模仿等节目形式,而如何推出一档既具备原创活力又富有新鲜感的纯网综艺节目,成为了各家视频网站企业的当务之急。

从录制现场来看,《十三亿分贝》的音乐人面试阶段从传统的大舞台设置,创新性的搬到了“封闭”的直播间。参赛选手们“串门”一样的随意走进直播间,零距离的与主持人、评委进行交流,再通过直播平台与观众们的互动,最大化的展示出了自己的音乐、魅力与才华。

在观看直播的过程中,其实很多观众也已发现,《十三亿分贝》与其说是一档音乐类选秀节目,不如说是一档娱乐性互动综艺节目。尤其是“方言+音乐”的演绎方式,以及“直播+综艺”的展现方式,促使节目本身既来源于生活,又回归于生活。

“直播+综艺”风口来临,爱奇艺靠《十三亿分贝》打响直播跨界战役?

虽然在一些方言展示部分,很多观众纷纷表示听不懂,但整个节目的效果仍然看上去很有意思。尤其是主持人汪涵的表现,总是能够在四川话、湖南话、重庆话、上海话等各种方言之间切换自如,而大张伟则是直播间里与观众最能聊得开的“男主播”。

其实相较于传统电视台,网络平台能够为音乐类节目的创新性提供的发挥空间更大。在音乐类节目的市场不断边缘化之后,音乐本身的细分化也成为一个突破口。而方言的融入不仅使得音乐正在打破以往飙高音、改歌词等之类的老套路,同时也通过这种新颖的表达方式,刺激着更多原创音乐作品的诞生。

通过观看节目录制现场可以感受到,《十三亿分贝》正在以一种有边界的方言内容和无边界的音乐形式,通过爱奇艺纯网综艺节目新平台,酝酿其中所能产生的化学反应,以期为大家上演一场别出生面的音乐类综艺节目。

“直播+综艺”,《十三亿分贝》能否走出音乐综艺节目的同质化怪圈?

当下直播平台的火爆自不必说,直播所能体现出来的优势并不单单只是视频传播这一种特征,而是直播过程中,内容生产者与观众之间的最直接、最大化互动和交流。

比如,在《十三亿分贝》的节目录制现场,直播过程中,有观众突然发弹幕表示要看“胸口碎大石”,汪涵和大张伟则现场随机找来“大石头”和“大锤子”的道具,第一时间为观众们上演一场“胸口碎大石”的精彩表演。

在节目总导演马力看来,“直播平台”的融入,并不是为了哗众取宠,而是拥有着一套极具创意性的思维逻辑。直播技术的利用,除了能够第一时间与观众、网友产生互动以外,还能通过评论、弹幕等功能,根据观众们的喜好迅速调整节目的内容走向。虽然这对于节目的录制增加了很多的困难和未知,但却极大提高了音乐类综艺节目本身所缺乏的娱乐效果。

马力补充称,“之所以会将‘直播’融入到这档节目中,其实是想表现出来一种直播逻辑和录播逻辑的不同表达形式。观看过直播内容的观众,在节目正式播出之后就会发现,原来直播和录播的内容是有着一定的差异性的。”

“这种两个平台之间的切换和衔接,就像影视剧作品中的蒙太奇手法。当我们在同一时间里经历一件事情之后,却通过不同的空间和平台接收到了不同的故事内容。直播展现的是片段情节,而录播内容则是一个完整的全盘故事。”

“直播+综艺”风口来临,爱奇艺靠《十三亿分贝》打响直播跨界战役?

当然,更重要的是,直播的另一优势还是为节目制造了足够具有话题性的观众好奇心,并成为了这档节目的有力宣传方式之一。

无论是直播平台,还是网综节目,马力制作《十三亿分贝》所看重的还有互联网背后的精准用户群。相比于笼统的电视观众,《十三亿分贝》所要挑战的不仅仅是体制之外的内容创作,还有对于互联网大市场的一次试水。

纯网综艺节目的未来是更多元化的创意表达

对于纯网综艺节目的未来,很多人曾经流露出过这样的观点,那就是相较于保守的传统电视台内容,网络平台能够为综艺节目市场提供更为广阔的发挥空间,而其中就包括节目内容的尺度问题。

但在《十三亿分贝》的总导演马力看来,无论是传统电视台,还是视频网平台,综艺节目的未来都不会是节目内容上尺度的放开,而是节目本身创意和形式的表达。

不同于其他音乐类综艺节目,《十三亿分贝》以“各地方言”为演唱形式,通过原创、改编、翻唱等二次创作,配合对方言深有研究的“主持一哥”汪涵,以及具有魔性音乐特征的歌手大张伟,为观众们提供了一档“方言+音乐”的创意性纯网综艺节目。

谈及制作初衷,马力表示,“作为我们最善于和年轻人表达交流的一种方式,如今的音乐节目可能更需要一些当代性的表达;而区别于传统电视台制作方,网综市场中的音乐节目也需要更多的细分,其中,节目特色和辨识度就是体现细分化的最重要表现方式。”

至于为何会是爱奇艺这家视频网站平台,马力透露,在节目立项之初,首先接触洽谈的其实是其它视频平台,但通过沟通发现,双方并不具备合作的最佳基础。而在与爱奇艺方面交流之后,双方可谓是一拍即合。

对此,爱奇艺节目开发中心总经理姜滨表示,目前整个纯网综艺节目市场呈现出了一种慢增长的趋势,爱奇艺需要《十三亿分贝》这种精耕制作的节目内容。此外,爱奇艺与超级马力团队一样,有着以方言为代表的人文文化的传承理念和情怀。

不难看出,爱奇艺在纯网综艺节目形式的探索上,对于语言文化的创意正在进行深入性的探索和尝试。结合当下火热的直播技术试水纯网综艺节目市场,《十三亿分贝》的意义已不仅仅是娱乐大众,而是创新网络视频平台内容的更多可能性。


上一篇:综艺看什么?微鲸电视打造2016好声音原创科技范儿-财经频道

下一篇:又有综艺节目来无锡拍摄啦!


编辑推荐
  • 聚力创新深化改革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

  • 专家建议建立统一的ESG标准 提升企业“出海”竞

  • 长三角民企新质生产力典型样本发布 安徽多家企

  • 贵阳银行用心用情为小微企业铺设“成长路”